人才玉成大讲堂
[5]试着成才
我们都熟悉儿时玩家家时的情景。玩家家是四五岁的娃娃们最热门的游戏,玩儿时的认真劲儿让大人们都感到好笑。可人们并不知道就是这些让大人感到好笑的活动培养了人的天性、人的慈母之爱,人的家庭意识,人的创造意识及责任感。
一切都那么轻松,那么自然,那么协调。三个孩子,一男二女,有当妈的,有当爸的,另一个小不点儿就当大女儿。妈妈找了一块砖,在砖上画了个眉眼儿,把头巾拿来裹上,就是宝宝了。一个家庭也就这样组成了。接着是做饭,用小铲子切菜(常常是用阔叶草代菜),用水泥台子作菜板,没有柴禾,当妈的就喊当爸的去捡柴------,孩子们把这一切搞得十分认真,俨然是在过日子。这是试着当父母、试着组建家庭的典型例子。由此,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人在成年后过家、当父母是那么自然,那么娴熟。由此,我想到,青年人甚至少年儿童完全可以象儿时试着当父母那样,试着成才。
一、试着演讲。演讲是成才过程中很用得着的一种能力,一门艺术。演讲就是用生动和富余逻辑的语言加之得体的手势、表情向大家宣传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演讲的魅力在于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听众,用真理赢得人心。声音宏亮、抑扬顿挫、速度缓急适当、动作手势得体,这是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从少年儿童时期就试着学习演讲,那长大后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著名的演讲家。
二、试着搞科学实验。许多发明创造都与科学实验紧密相连。如果一个人很早就喜欢科学实验,甚至能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心怀执着,那他早晚会取得较大的收获。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小的试验活动开始。美国教育在培养孩子创造能力方面做得比较好,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提早试着进行创造性活动,提早动手搞一些实验,搞一些探索性的游戏,而不是让孩子单纯地演算数学、背诵课文。
三、试着写论文。科学家的新观点和理论成就主要体现在写论文上。中国的教学写论文是大学毕业时的事,这把论文写作过分神秘化的做法可能会使青少年的创造力因此受到压抑。实际上,如果引导得当,会作文的小学生也完全可以写出不错的“论文“来。让青少年提早接触论文写作,目的是训练创造思维,学会筛选观点,查找资料,使用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而不是否定循序渐进。立志成才者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