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是小组保持活力的关键
作者 耿华武
小组活动是近年来课堂改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也一直深入研究。
小组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以班级内的各小组为依托,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师生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小组活动是对传统课堂最根本的改革,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变为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由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变为全员参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讲台”,提高了教学效果。
给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提高了课堂效率。全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当一部分疑难,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小组活动得到解决,这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望其项背的。
给学生取长补短、个性展示的舞台,调动了课堂的积极性。由于小组活动形式多样,赋予学生尽情发挥的可能,通过各成员之间淋漓尽致的展示,互相补充、整合、升华,学生们在激情中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共同探讨的好习惯。
给学生巩固知识、温故知新的平台,强化了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学或其他途径刚刚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传递、共同检验,不仅夯实了已学的基础,并且丰富完善了已有信息,同时成员之间在交流时还不时碰撞出火花。
给学生创造成功、享受快乐的空间,培养了学习兴趣。人人都想展示自我从而获得自身价值的认可,享受成功的愉悦,由于小组活动的全员参与,使同学们享受成功的机会多起来。
小组活动意义深远
提高自信,培养了自主能动性。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组内的展示交流合作,学生从中得到了语言上的锻炼,每一次的成功让他们自信倍增,能在各种场合发言不怯场,谈吐自然,充满自信。通过自我探究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擅长沟通,提高了交流合作能力。在沟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必备的素质之一,而小组活动的开展恰恰在这方面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走入社会的适应性。
全员参与,提高了全体同学的全面素质。小组活动强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从中受益,能力得到锻炼。
组间竞争,打造了集体荣誉观念。小组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集体,由于在课堂中处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生个体行为效果时时与小组的荣誉相关联,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加强,对本小组负责的责任感、荣誉感在短时间内就能树立,学生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逐渐强化。
评价确保小组活力
小组活动的积极作用如此突出,如何让小组长期充满活力就变得至关重要,对小组科学的评价机制则是推动小组活动的润滑剂。
小组科学的建构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各地对小组的构建原则都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是在进行大量小组活动实践之后,利于各组积极竞争的一个构建小组的基本要求。需要专门指出的一点是,各小组由于在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变化,当组间不能符合“同质”的时候,应适时调整。
评价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科学。经调查发现,各地小组活动的评价都是经过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发展,也就是一开始对各小组的评价仅限于课堂表现,后逐渐延伸到作业完成、生活习惯、日常规范等。对此,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小组能掌控的才能纳入小组评价内容之中,不能把那些和小组活动不相干的校园甚至校外的学生个体生活都纳入小组评价之中。
评价对象既面对小组,又要落实到学生个人。比如我校在课堂中对小组的评价,哪个小组活动进行得好,首先要明确是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然后明确给本小组加多少分数。这样既激励了具体同学,又激励了小组整体。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仅要关注到优秀生的出色表现,更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进步。
评价既要注重课堂知识又要注重整体规范。评价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比如某同学展示过程中尽管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没有完成目标,但是落落大方,语言得体,也要进行肯定。
评价方式、激励手段要多样。要专门研究赞赏鼓励语言的适切性,对教师也要不断培训,评价方式要对准学生的兴奋点。激励小组的手段要精神物质齐头并进,橱窗展示合影、颁发奖状、奖杯、奖品、网站展示、公开表扬,等等,动用一切校园资源让学生时时处处感觉到小组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喜悦。
小组活动评价机制是小组保持长期活力的关键,是小组活动的推动力,是小组活动得以生存发展的源泉,要作为小组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
(作者系河北省威县赵庄人才学校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