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联可,宋联可讲师,宋联可联系方式,宋联可培训师-【讲师网】
文化产业策划与运营导师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宋联可:撼动食用油市场“第一品牌”
2016-01-20 135527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人过去不可缺少的七物,今天除了柴被液化气、煤气或电取代外,其余都是中国人生活无法或缺的物品。

老百姓每日都要消耗食用油,食用油属于快速消耗的日常用品。可是中国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使用的还是杂质多、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油。而最初进入我国市场的成品油也只是棕榈油、菜籽油、黄豆油、调和油等,以散装或190公斤大铁桶包装为主。

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在1990年将小包装食用油引入中国市场,它的第一个品牌就是金龙鱼,它的第一个产品就是调和油。小包装食用油具有安全、卫生、健康、营养等特点,经过几年的推广,被中国消费者接受,至此,金龙鱼以绝对的市场优势一直稳坐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的宝座。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即中粮集团是金龙鱼的打造者之一,但在十多年的合作后突然撤资,转而精心打造自已的品牌——福临门。在先有金龙鱼的情况下,福临门迅速成长为中国食用油第二品牌。但这并不能满足中粮的雄心,它已正式向嘉里宣战:要用三年的时间将福临门打造成第一品牌。

一个市场的成长往往来自于几大企业的竞争,现在中国的食用油市场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当嘉里与中粮在中秋价格战后开始全面争夺时,中国食用油市场也出现了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小包装食用油所占的市场比例越来越大;二是许多小厂正逐步被挤出市场;三是小包装食用油市场正向几大品牌集中。

2000年,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规模已达100万吨,并且其市场总量每年仍以40%的速度增长。2000年,中国的小包装食用油销售额约为100亿元,预计到2008年可达500亿元。小包装食用油行业正逐步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

未来的世界植物油加工中心有可能在美洲,也有可能在中国,这还要由很多因素决定。但是,中国食用油市场的繁荣是不容质疑的,在新的机遇下,谁是中国的第一品牌显得犹为重要。

一、        领导者与挑战者

嘉里与中粮共同打造了中国食用油市场的第一品牌——金龙鱼,两者均有创建第一品牌的经验和实力。中粮在新世纪初突然撤资,转向发展自己的品牌,即中国食用油市场的第二品牌——福临门。嘉里凭借著名品牌金龙鱼成为市场的领导者,中粮依靠新生的品牌福临门成为市场中最强的挑战者,虽然角色不同,但它们都在不懈地为第一品牌而战。

1、第一品牌

马来西亚的郭氏兄弟集团创立于1949年,主要以经营粮食和食糖起家。随着发展的需要,企业逐渐走上多元化的道路,并于1953年在新加坡创建郭氏兄弟(新加坡)有限公司,将其发展成为亚洲多元化的著名跨国企业集团。中国是亚洲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立足亚洲的郭氏兄弟集团自然不会轻视它的存在。早在1974年,郭氏兄弟集团就在香港成立嘉里集团有限公司,决心在中国发展业务。

上世纪80年代末,郭氏兄弟集团在中国考察食用油市场,发现中国的食用油市场很有潜力,决心投资。在1990年,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联合香港耀合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宝丰实业公司,组建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中国的第一批小包装食用油就是在该公司出产,公司打出的第一个品牌就是金龙鱼。不久,金龙鱼相继在北京、广州、上海现身,又逐渐游入了整个中国市场。看到成功的希望,郭氏兄弟集团便正式用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在中国的食用油企业。

由于价格比散装油高很多,小包装食用油很难被消费者接受。嘉里只能对中国市场耐心培育,为中国小包装食用油的发展进行“启蒙教育”。看到中国人有过年过节发福利品的习惯,嘉里想方设法地动员单位用金龙鱼作“福利油”,这才使得小包装食用油开始走进千家万户。1993年,中国取消平价油政策,油价暴涨。金龙鱼抓住时机,用优质低价的金龙鱼试销,甚至以低于散装油的价格占领市场,终于赢得了中国人的认可,为创第一品牌走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从此,金龙鱼在中国市场上如鱼得水,全国1994年主要城市消费品调查显示,金龙鱼的品牌知名度已高居第一,比第二品牌高出5倍。以后各年的排名中,金龙鱼总是稳当第一品牌,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这个局面一直保持到劲敌中粮的福临门冲上排行榜第二,才使市场被迫重新整合,形成寡头垄断市场。

要在中国市场稳居第一,战略的合理布局是未来发展的保证。嘉里从1996年开始在中国布局,主要有两条线:沿海战线,从深圳到厦门、从上海到青岛、营口,设立五大炼油基地;内地战线,在西安、成都、广西设立三大炼油基地。在生产上,嘉里在中国六大地区建立了七个生产厂。在销售上,嘉里有一张由全国600多家经销商组成的营销网。嘉里在中国布下天罗地网,想吃尽中国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

为了配合声势浩大的营销战,嘉里专门在1998年成立了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嘉里所有品牌的推广和营销。这一年,嘉里的食用油销售额达45亿元,产量达40万吨,市场占有率达37%。国内贸易商业信息中心公布的全国千间连锁店1998100大品牌的排名中,“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的销售额占12.9%,紧跟在可口可乐之后,排名第二,由此可见,金龙鱼已成为老百姓普遍用的日常消费品。

中国小包装食用油的总销售额在2000年时为100亿元,嘉里就占掉了其中的40个亿。金龙鱼的产量在1991年时还仅为300吨,而2000年已增产到50万吨,实现了数倍的增长。金龙鱼的飞速发展与它在消费者心中的第一品牌形象分不开,据CMMS2000(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的数据显示,居民最偏好的品牌是金龙鱼,其次才是福临门。

据一份2002年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的销售统计资料显示,金龙鱼仍然高居中国食用油前十大品牌之首,嘉里的元宝、胡姬花、鲤鱼也在十大品牌之列,一个集团能有四个品牌在行业的前十名,是非常难得的。除此之外,嘉里还有香满园、花旗、手标、巧厨等12个品牌,涉足食用油的多个品种。

从小包装油出世、调和油推广、粟米油上市、符合“1:1:1”标准,嘉里每次发起食用油革命均是大张旗鼓,颇显行业领导者的风范。金龙鱼是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也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食用油品牌。可是市场上没有永远的第一,嘉里也时刻关注着第二带来的威胁。

2、挑战第一

嘉里最大的挑战者是中粮,虽然它比郭氏兄弟集团要晚几年成立,但它却是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巨型企业。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政府直接管理的44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集团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涉足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多个领域,也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并且它的多元化显得更为成功。中粮本身虽不太被消费者熟悉,但中粮以各种方式打造的品牌却是赫赫有名,如“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可口可乐”系列饮料、凯莱酒店、凯莱物业、鹏利地产、中粮面粉、“COFCO”牌啤酒麦芽、中粮美特印铁制罐、华鹏瓶盖等,都是著名品牌。自从1994年以来,中粮一直都名列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1989年初,中粮参与组建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中外合资油脂加工企业,同嘉里一起推出金龙鱼,将精炼食用油的概念引入中国。中粮为第一品牌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按理说可以心安理得享受第一的荣誉,可是中粮却在2001年底做出惊人之举,以3.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南海公司49%的股权。告别金龙鱼只是一个开端,中粮的目的是再创一个第一品牌,一个属于自己的第一品牌,因而转向加强控制莱阳鲁花、加强投入福临门。十多年前与嘉里合作创造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上的第一品牌,十多年后又与嘉里分开并向嘉里挑战。中粮十多年的心血最后成就了它今天的头号敌人,但这也为它争做第一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在特定领域上获得成功,必须建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该领域的事务。郭氏兄弟集团针对中国的食用油领域成立了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则是在1993年收购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食品,将其更名为中粮国际,专门负责中粮的食品业务。因此,中粮与嘉里的较量,主要是以这两家公司为依托进行。

中粮在1995年推出福临门时,就是想创立自己的食用油品牌。通过对福临门的精耕细作,到1998年就抢占到4.5%的市场份额,成为全国食用油市场的第二大品牌。福临门的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迅猛增长,是中粮的明星业务,市场份额在2001年已猛增到15%

此后,中粮又以24%的股份参股山东鲁花,鲁花得到飞速增长,从区域小品牌一跃成为全国第三大品牌。山东鲁花定的目标是到2005年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花生油加工生产能力扩大到30万吨。

为了稳住阵脚,向第一挑战,中粮还在2000年专门请了著名的麦肯锡公司分析企业的情况,量身设计了重组、改制、上市等一系列重大变革方案,成立专门的油脂部,对五个油厂进行统一计划和管理。

看到时机成熟,中粮联合美国ADM、新加坡Wilmar共同投资,在200011月组建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新公司的目的是强化“福临门”品牌和加强营销能力,专门负责福临门小包装食用油的销售推广。从此结束了各分公司独立抓销售的历史,避免了重复浪费。福临门将全国分为北方五个大区和南方六个大区,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针对各区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在北京、上海等零售业发达的城市,采取直销方式;在武汉、广州等大型卖场较多的城市,采取半直销半经销的方式;其它地区则以经销方式为主。同时,各生产基地也划归福临门公司。中粮与嘉里在营销上的较量,又巧妙地变成了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和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的对抗。

中粮在2000年底提出“四年赶超计划”,要求整个集团要在四年内实现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超过嘉里集团。计划的核心是:凭借成本优势不断发动进攻。

中粮与美国ADM公司和新加坡Wilmar公司又在2002年共同投资5000万美元组建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中粮集团占股40%517日,大海粮油正式投产,主要生产“福临门”系列食用油和“四海”豆粕,日大豆加工能力达3600吨。中粮集团总裁刘福春称,大海粮油是中粮集团开拓西南市场和未来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有了这个重要的支撑力量,中粮宣称,要用3年时间,将“福临门”打造成中国食用油的第一品牌。

二、品牌:战术相近、战略相反

品牌是能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利益及附加价值的产品。自从人们的生产能力提高后,大多数的市场上都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在众多产品失去差异时,品牌成了区分产品的重要因素。食用油是差异化很小的商品,因此,品牌便成了其非常重要的附加价值,厂家间的竞争也集中在品牌上。

目前中国市场上小包装食用油已有500多个品牌,其中大多数是低质低价的小品牌。嘉里集团和中粮集团二者加起来的品牌只有20个左右,但是它们已占去中国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其余的小品牌似乎均无足轻重,在中国的食用油市场上,真正让人惊心炫目的品牌大战,是嘉里16个品牌与中粮3个品牌之间的激战。

金龙鱼和福临门分别是嘉里集团和中粮集团麾下大将,是它们各自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从这两个品牌针锋相对的品牌策略中,可以看出两大集团的品牌战术。

1、品牌形象

金龙鱼是一种富贵的观赏鱼,象征幸运与高贵。“金龙鱼”三个字拆开看,“金”显示富贵,“龙”和“鱼”都是中国人象征吉祥的动物,三个字的意思都很美好,又都是中国人象征吉祥如意的字。“福临门”字面的意思就是“福气临门”,迎合中国人讨口彩的心理,颇得人心。吉祥、富贵、安康等心愿都可归为一个“福”字,福都到门口了,怎不令人欢喜。两个品牌的名称都颇费心机,却又都是抓住了中国人讨吉利的心理,所以能欢欢喜喜地走进千万家厨房。在品牌名称上,二者打了个平手。

金龙鱼的品牌形象是:.女性化、像一个贤妻良母、以家庭为中心、充满家庭温磬、温柔体贴、关怀备至、亲切、平易近人、注重健康、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精力旺盛、有活力、聪明、能干、现代、不古板。

福临门的品牌形象是:母性化、像一个子女已经长大的母亲、第二春、重新享受生活、注重健康、注重生活的质量、追求现代化、对生活充满兴趣。

虽然都是针对女性的形象设计,但二者的偏重不同。金龙鱼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与新时代的女性很接近,颇受都市上班族女性的喜爱。福临门显得更稳重、更亲切,深受年龄稍大一些女性喜欢。金龙鱼带点流行趋势,福临门更贴近百姓生活。两个品牌的形象设计都是很成功的,金龙鱼面向新时代的女性,福临门靠近中国妇女的心,都吸引了许多消费者。

金龙鱼开始面市时,中国人很少用小包装食用油,购买者都是生活条件较好、比较注重生活质量的人,因而它的品牌形象与对消费者的定位都是非常准确的。但是今天,很多家庭都用上了小包装食用油,消费市场范围扩大,与中国现有的家庭结构更加接近,因而真正操持家务的中国妇女成了消费主流。金龙鱼和福临门的品牌策略都是针对主要女性消费者,但是作为主流的中等教育水平的家庭主妇,福临门更有品牌亲和力。

金龙鱼的品牌核心价值是家庭温磬,从“温暖亲情·金龙鱼大家庭”到“健康生活金龙鱼”,都体现了热爱家庭的主题。福临门的品牌定位是重新享受生活(针对空巢期的妈妈),“只要细心品味,生活本来有滋有味”,宣扬热爱生活。无论是“家庭”还是“生活”,都是女性最关心的。这种无孔不入的情怀,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购买食用油这种生活琐事中。因而金龙鱼和福临门的品牌理念,都非常贴近消费者。

2、品牌战略

虽然在品牌形象上,嘉里和中粮有很多相同点,但是在品牌战略方面,却是大相径庭。

嘉里实施多品牌战略,除头号品牌金龙鱼外,在全国还有十五个品牌。很多企业也实施多品牌战略,但嘉里在战略上,又显得与众不同。

一般的多品牌战略,是在各品牌间体现差异,相互不形成直接的冲突。而嘉里却认为等着与对手竞争,不如自己先设立竞争对手。因而在市场的不同层次、不同品种上,都设立了不同的分支品牌,以遏制对手的发展。同一领域出现自己的不同品牌,可以配合总战略,调整战术,比对手更加行动自如。

金龙鱼花生油与胡姬花花生油是直接竞争,在花生油市场上没有区别。嘉里区分的方式很新颖,认为金龙鱼是综合品牌,包括各类食用油,而胡姬花只是专业花生油品牌。这种区分不明显,但确实对一些消费者有效。有的人认为品牌涉及的领域越多,说明品牌越好;而有的人认为,只做一个领域的品牌才专业。嘉里这种多品牌策略,有一定道理,值得中国企业参考参考。

嘉里的多品牌划分思路值得参考,但是在多品牌的战略实施上,却又显得力不从心。

嘉里旗下有众多的品牌,对品牌有一定区分:金龙鱼是综合性强势品牌,胡姬花是专业性花生油品牌,元宝是专业性大豆色拉油品牌,鲤鱼是专业性菜籽油品牌,其它的是区域性竞争品牌。

金龙鱼是第一品牌,品类齐全,投入资金大;三个专业性品牌是二线品牌,产品单一,投入资金较少;其余区域性品牌是三线品牌,品类不健全,投入资金更是非常少。要在三个层次上运作众多品牌,其难度很大。

首先,二线品牌发展不成熟。对二线品牌投入较少,很难让品牌成长。虽然二线品牌都是专业性品牌,但在它们的专业领域都遭遇到劲敌,没有显示出专业优势。元宝因低价策略获得了一定市场份额,鲤鱼、胡姬花的发展都不理想。特别是胡姬花,在各区域均败在鲁花手下。

其次,三线品牌成长战略有误区。这些区域品牌因为在嘉里旗下,似乎便有了出生世家的优势,在价格定位上也就比对手略高。但是嘉里又不对三线品牌投入品牌建设,只以价格战做发展支撑。当食用油市场发起价格战时,金龙鱼的价格保持稳定,而区域性品牌则跟进价格战。这样,三线品牌在靠价格战生存,而价格的定位又比对手高,真不知嘉里面对这个怪现象有何感想。小包装食用油的竞争已过于激烈,在品牌众多的市场上,这些没有多少知名度的区域品牌就更没有竞争力。区域品牌的产量低,造成了生产资源的浪费;区域品牌的销量也低,更造成了运输、促销的浪费。没有规模效应,单个区域品牌想有突出的表现,很是困难。

宝洁也是多品牌战略,但是它的每个品牌都有不同的宣传重点,并积极地树立品牌。虽然嘉里也是多品牌战略,但它对除主品牌外的品牌没有什么投入,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品牌效应。

中粮旗下只有福临门、鲁花、四海三个品牌,福临门和鲁花的成长速度都非常迅猛。中粮的品牌数比嘉里少了很多,历史原因是中粮起步晚,设立的品牌自然比嘉里少。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粮的品牌战略是做精品牌。所以中粮的品牌虽然不多,但它倾心尽力打造,使品牌迅速成长起来。中粮抛出手中金龙鱼的股份,而专心做福临门,并决心让福临门在3年内成为中国第一品牌。在先有强者嘉里的情况下,后起的中粮采取做精品牌的战略,是智者之举。

要看清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品牌大战,最有说服力的,自然是销售业绩。

根据2001年的一份国内贸易部对食用油销售额的统计,前十个品牌依次是:金龙鱼(24.72%)、福临门(13.72%)、鲁花(5.79%)、海狮(5.11%)、大满贯(4.52%)、花旗(3.89%)、骆驼唛(3.50%)、元宝(3.32%)、胡姬花(2.07%)、火鸟(1.64%)。嘉里粮油的金龙鱼、花旗、元宝、胡姬花累计占到34%的市场份额,中粮集团的福临门和鲁花共占19.15%的市场份额。

20023月份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销售数据统计,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十个品牌分别是:金龙鱼(28.67%)、福临门(18.75%)、鲁花(9.18%)、元宝(5.96%)、中昌(4.91%)、骆驼唛(3.27%)、红蜻蜓(2.15%)、胡姬花(1.58%)、鲤鱼(1.52%)、鹰唛(1.45%)。嘉里粮油的金龙鱼、元宝、胡姬花累计市场占有率达到36%,中粮集团的福临门、鲁花合计市场占有率为27.93%

相隔时间不久,两个集团的品牌市场占有率都有增长。嘉里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一是因为嘉里一直是食用油市场的龙头企业,二是因为嘉里的多品牌战略分而合之地占到了更多的市场。但是中粮的市场增长速度快得多,福临门和鲁花都有了大幅提高,这要归功于中粮做精品牌的战略,从而有精力将这两个品牌都做好。两个集团的品牌战略各有优势,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中粮更有发展潜力。

三、品类:分割金字塔之争

中国人在上个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吃的几乎都是散装的豆油和菜仔油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和健康,色拉油、调和油、花生油成为食用油市场上的新宠。当食用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时,厂家又推出粟米油、葵花油等高端食用油品种。今天,食用油市场上的品类五花八门,每种品类各有优劣,品类之间也存在着不易察觉的争夺。表面上是品类间的你争我夺,而事实上是企业间的你拚我杀,品类只是它们战争的形式之一。

一般市场上最激烈的竞争是在同品种的产品之间,因为产品非常相像,企业便将各类营销手段推陈出新地用在产品身上,以期望产品能脱颖而出。但是在食用油市场上,不同品类的产品也有竞争,因为中国的食用油市场刚从毛油时代进入色拉油和调和油时代不久,低端和中端的产品还在持续不断地满足消费需求,高端产品又冲入市场。中国人的消费层次差距大,在各个层次都有部分消费者。而食用油的层次差异不是很明显,有相当一部分人的选择可高可低。在同一层次上的食用油也有多种品种,对于不同品种之间的消费趋势则是出于企业的诱导。企业的竞争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导了对不同层次不同品种的食用油消费,而最终结果必然是消费者受益。

根据2001年对小包装食用油的统计,各类品种占有的市场份额依次是:色拉油占44%、调和油37%、花生油16%、粟米油2%、其他1%。由此可见,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的品类竞争呈金字塔形:最底层的是销量最大的色拉油,中间层是占市场份额第二的调和油,最上层是新近的天然油。在这个金字塔中,嘉里和中粮并非在每一层次都分配同等的力量,而是各有重点。因而不能从一个层次上的得失判断孰胜孰负,而要总观整个金字塔,将各层的得失进行综合,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较量。

 

1、色拉油层

色拉油通过高温精炼和化学作用制成,因而是纯度最高的食用油脂,但也失去了大量的营养成份和原汁原味。在卫生方面有很大进步,加热后不起沫、不冒烟,并无色无味,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虽然色拉油处于金字塔的底层,有被中层和高层油淘汰的趋势,但是在现阶段,大多数购买小包装食用油的人还是选择色拉油,因而色拉油是最大的一片食用油市场。中粮非常重视这片市场,用福临门来迎合最大的消费群,抢占最基础而重要的市场。福临门在色拉油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瓜分了大量市场份额,为中粮在食用油市场立足奠定了庞大的基础。人们对食用油的需求必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中粮表面是紧抓现阶段主要市场,而实质上,这些消费者是未来进入较高消费层次的主要群体,因而中粮也是在培育未来较高层次的消费群。

 

2、调和油层

调和油一般是在菜籽油里兑一些花生油调和,增加香味。在卫生的基础上,更加营养而美味。

金龙鱼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时,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就是调和油。在当时人们还很少用小包装油的情况下,调和油显得既陌生又新鲜。要改变一个民族的消费习惯是很困难的,金龙鱼也遇到了种种挫折,连续低迷了好几年。但是没有勇者的尝试,就不可能智者的胜利。最后发现中国人逢年过节有发福利品的习惯,便通过团购福利油的方法找到了市场出路。当人们用过调和油后,发现它比散装油更加卫生健康,也逐渐改变了消费习惯。1995年,福临门诞生,不久便成为金龙鱼在调和油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金龙鱼在调和油市场做得最成功,它的许多强势产品都是调和油。虽然近年来的价格战使低廉的色拉油抢占了调和油的部分市场,但是金龙鱼仍无法放弃调和油的核心地位,其最好的方法,就是推出有新卖点的调和油。于是金龙鱼在2002年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推出第二代调和油。第二代调和油是按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111标准研制的新产品,因而是惟一获得中国营养学会DRI(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认证的食用油。这个新的切入点很好,虽然在营销的具体操作中有一些失误,但仍挽救了日益衰退的调和油市场,拉回了不少消费者。

 

3、天然油层

    花生油

欧洲已经出现食用天然油的趋势,而我国才起步不久。在天然食用油中,国外偏爱橄榄油和粟米油,由于我国是世界花生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因而花生油凭天时地利人和,成为中国人天然食用油的首选。花生油是用非化学手段加工而成的纯正绿色食品,是高档油的代表,其成长速度在油品中是最快的。

在中国还没有花生油时,金龙鱼作为中国食用油的第一品牌,早已对花生油市场作了预测。认为花生油的市场不会很大,发展也会缓慢,因此不准备投入财力引导对花生油的消费。然而这一市场预期却是嘉里的一大失误,失去了最好的战机。

1998年,花生油闯入市场,一路风长,成为食用油市场的新亮点。鲁花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进入市场,看准了花生油可观的前景,正确地加以消费引导,于是鲁花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三品牌。

看到鲁花一枝独秀,嘉里不由暗自后悔,继而想通过金龙鱼花生油和胡姬花花生油去抢占如火如荼的花生油市场。可惜二者朝秦暮楚,产品的卖点先是味香、后是天然、再是美味,经过一番折腾,顾客仍没弄明白它们到底是什么好。没有个固定的说法,叫顾客怎么相信产品这好那也好。最终,嘉里在花生油市场总被中粮打压。

 

粟米油

粟米油除去了油脂中的有害成分,保留了营养和香味,吸引率高达97%。粟米油具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在欧美早已盛行。

20013月,金龙鱼斥资数亿元推出粟米油。金龙鱼在此时推出粟米油有几个原因:第一,鲁花花生油正逐渐蚕食色拉油市场,金龙鱼想用新的天然油阻止对手攻势;第二,在入世前,先抢占高端油市场;第三,中国人对食用油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粟米油的价位过高,还难以被广大消费者接受,金龙鱼的推广情况还不理想。

2002年初,金龙鱼又推出了另一高档油,即葵花籽油。

 

    玉米油

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辅酶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吸引率可达97%,长期食用,可以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同时它还具有烟点高、无油烟、有玉米清香等优点。

虽然玉米胚芽油在欧美市场非常流行,但我国的高端市场还不成熟。福临门宣称,他们的玉米胚芽油是为追求健康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设计。虽然知道现在利润不可能太高,但不能让嘉里独占这片市场。中粮在产品品质上下了工夫,玉米胚芽油选用高品质的高油玉米精炼而成,一瓶5升的玉米胚芽油大约要50多万个玉米胚芽,其用意是用品质树立品牌。

200210月,中粮又别出心裁地推出福临门维A油。世界卫生组织宣称维生素A缺乏症是全球四大公众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5亿学龄前儿童患有维生素A缺乏症。福临门维A油正是改善维生素A缺乏症的新产品,还被列为“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之一。维A油上市前精心策划,对国内营养食用油市场细分,借“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对营养强化食品的推广之风,利用各种公关活动和媒体报道宣传产品,结果上市前三个月的销量就超出原计划50%。维A油的上市策划被第一届中国“杰出营销奖”评为优秀奖。

 

    嘉里和中粮都在心照不宣地分割食用油的品类金字塔:在色拉油层,中粮是王者;在调和油层,嘉里是霸主;面对逐渐成长的天然油层,二者都还在试探性阶段,寻找各自的发展机会。总观品类金字塔,嘉里和中粮虽都有得有失,但各自均成就了一方霸业。

虽然食用油市场的品类之争已是战火纷飞,但是小包装食用油只占整个食用油市场15%,还有很大的散装油市场没有挖掘。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已明令限制消费散装油,未来的趋势必然是小包装油的盛行。其实,最大的战役,应该是在小包装油与散装油之间,中粮和嘉里在互盯对手推出新品类产品时,是否应该注意到另外一块还没掀起盒盖的蛋糕。

 

四、价格:立于不败与大显身手

价格是市场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但很多人都认为价格战是恶性竞争,对整个行业没有好处。这种情况在商场上屡见不鲜,但是几乎每个商家都会考虑使用,因为价格太具有杀伤力。其实,真正能用会用价格战的企业,并不是想象中的无可奈何,而大多是有成本优势作保障,要么具有先进的技术、要么具有先进的管理、或是具有庞大的规模等。而一个行业普遍降价的话,那就意味着出现新的形势,比如清理市场。

当一个市场繁荣到鱼龙混杂时,就会暴发一场价格战。价格战就像龙门,真龙过去是没问题的,倒是急坏了鱼儿。能趁此机会一跃而过的鱼,便身价倍增成了龙,但是大多数的小鱼、病鱼和营养不良的鱼,便成了龙池外的死鱼。我国的食用油市场不知曾几何时成了鱼龙大澡堂,一场优胜劣汰的价格战也到了不可不战的地步。

每逢中秋必有价格战,就拿2001年的价格战来讲。2001年不是各个品牌间的单打独斗,明显是中粮与嘉里的军团交战。此前它们之间在一些区域,也有过交锋,但这次是大会战。

中粮集团副总裁兼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力山说,大乱之后是大治,只要挺过一两年最困难的时期,艳阳天就会到来。深圳嘉里粮油商务拓展公司副总陈波说,谁能站到最后,谁就是这场战斗最终胜利者。双方的价格战在20018月初展开,被认为是“为入世做准备,先在行业内自我清理”。

进入8月,全国5升桶装食用油价格平均下调5%,部分品牌甚至下调幅度达8%。行业内公认5升油的行业平均成本线是28元,有的甚至降到23元,可谓不惜血本。为了这场价格战,中粮斥资1亿元作为市场费用,嘉里7月底就已全线调低价格。

马力山深知油脂行业是玩资本的行业,降价一两块,就意味着损失几个亿。陈波承认2001年比2000年同期的价格至少下降了10%,销售价已逼近成本,金龙鱼的利润已极薄,操作不好就会陷入亏本境地。虽然双方降价都会削薄利润,甚至危及成本,但是谁都知道,只有将分蛋糕的人赶走,才能分到更多的蛋糕。

2002年初,5L装的色拉油跌破30元,降到二十五六元。价格战的结果是市场向优势品牌集中,20023月统计的资料表明,销售量居前十位的品牌共占有77.44%的市场。

2001年和2002年的价格战中,金龙鱼都没有大幅度的降价,而真正介入价格战的是元宝、胡姬花等品牌。金龙鱼少降价维护品牌形象,其余品牌参与价格战争夺市场,根据各自的战略目标实施战术,这是嘉里立于不败之地的打法。

中粮不一样,它是把价格战略作为它的核心竞争战略之一。中粮在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将总成本领先战略作为它的竞争战略。首先,中粮可以享受国家的原料配给,又具有国际采购优势,原料成本低。其次,有亚洲最大的油脂生产线,日处理油料能力过万吨,还有世界第二大的东海粮油,日榨油量8000吨,生产规模大,有规模效应。最后,有从榨油、毛油、精炼到包装的完整产业链,整个运作过程高效、经济、可控,连贯的环节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因此,中粮的福临门凭借成本优势,在同等规格油的定价上,总要比金龙鱼低一到三元。CMMS2000的调查显示,有46.6%的家庭主妇表明“我通常选择购买最便宜的产品”。无疑,中粮的产品就很具有竞争力。

因为有成本优势作后盾,中粮在进入市场时,往往采取市场跟进策略。在金龙鱼大张旗鼓地打开市场后,中粮再迅速跟进。一来可以通过金龙鱼的试探了解市场,二来可以节省一大笔“市场教育费”,三来可以总结金龙鱼推广新产品的得失,最后,因为具有价格优势不愁挤不进市场。虽然在产品上是一个跟随者,但在价格上又是一个领导者,所以中粮的姿态并不低,而是在玩狡猾的策略。

嘉里在价格上没有中粮的这些优势,但它也积极地参与价格战,因为业内人士都明白,还有70%的食用油市场是散装油,降价可以挖掘这部分市场潜力。价格低了才能让更多的散装油消费者接受,让小包装油市场变大。

在食用油市场非打不可的价格战中,中粮凭借成本优势,大显身手。

五、金龙鱼的失误

金龙鱼一直是我国食用油市场上的第一品牌,从中国没有小包装食用油到今天品种五花八门,金龙鱼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面临新的威胁。金龙鱼精心策划后推出第二代调和油,想找到新的突破口,却不想连连失误,最终没有达到企业预期目标。在产品转型时的失误,贻误了新时期的战机。

在色拉油市场,福临门的市场占有率居第一,是非常大的障碍,一时无法超越。在高端油市场,由于中国人的生活不很富裕,并且高端油还没有盛行,金龙鱼推广的高端粟米油、葵花籽油都不太理想。

1、推广失误

金龙鱼在调和油市场作得很成功,可是价格战冲击了调和油市场,其它食用油市场又无法迅速成长为利润源。为了维持这一利润源,嘉里仍把主要精力投入在调和油市场,推出具有新卖点的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一来可以保住调和油市场份额,二来可以抢占部分花生油和色拉油市场。但是在推广过程中,金龙鱼出现了两方面的严重失误:

 

    首先,信息传递方面有失误。

第二代调和油以新的健康标准作为产品宣传点,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正符合中国营养学会DRI推荐的比值,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切入点。前期的广告很到位,使消费者将111标准与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自然联系在一起。

111健康概念是很好的卖点,但是关于111的信息在传播中出现了问题,很少有消费者弄清楚111标准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第二代调和油宣传的是“111更健康”,这个信息太抽象,让人纳闷,为什么111会更健康?而且健康的概念太广泛,就像说菜好吃,是辣得爽快还是酸得够味,没有一个更明确的含义。其实金龙鱼想表达的是“营养均衡才是真的健康”,而111就是这个均衡的标准。金龙鱼传递这个信息的方式有待考虑。

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的产品推广手册显得既抽象又复杂,有人专门向各个卖场的促销人员咨询这个信息,结果每个促销人员的解释都不相同。内部对产品推广手册理解不透,外部更无法准确了解,使得111的健康信息没有得到完全的传播。

111标准是指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三者的比例。金龙鱼考虑到人们平时食用大量的肉类食品,其中已含有了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为了维持健康标准,在研制第二代调和油时,根据中国人的营养状况,特意将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定在0.27左右。这是企业为人体健康研制产品做出的努力,为什么这一重要的数据不在宣传中体现,信息传递中漏掉了重要信息。

本来这是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考虑,但是在宣传时仅仅强调111标准,而没有说明第二代调和油中饱和脂肪酸实际是0.27,引起了公众误解,认为金龙鱼存在广告欺诈。结果在一片声讨浪潮中,金龙鱼疲于被动应付,勉强度过难关。可惜的是,它没有把这个事件当作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向公众推广111标准和宣传第二代产品研究更符合国人需要,变被动为主动。也许是一直走得太顺,遇到危机事件缺乏应变能力,金龙鱼的低调让产品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次,处理两代产品关系方面有失误。

金龙鱼的第一代产品和第二代产品同时在市场上出现,由于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导致推广中出现一些失误,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两代产品的包装差异不大。包装是营销的重要要素,在产品换代时,要体现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让消费者能立即认出是厂家产品的换代。而金龙鱼两代产品的包装过于相近,给人的感觉是换不换代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有人看不出有了新产品上市。新老产品同时出现销售时,应该有明显的差异,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在换代。如果消费者还糊里糊涂地将新老产品弄混,那不只影响新产品的推广,更会让两种产品相互内耗。

第二,价格体系混乱。在消费终端,由于两代产品包装上的变化不明显,消费者容易将两者弄混,让粗心的顾客误认为是金龙鱼价格波动。第一代5L的调和油零售价为38.5元,第二代5L的调和油零售价只贵了1.4元。在销售渠道上,由于厂家对新产品促销,对于经销商而言,折算到第二代产品每箱的价格比第一代产品还低,一些经销商便以第一代的价格销售第二代产品。

第三,销售网络利润降低。由于价格体系混乱,销售网络的利润下降,特别是传统的批发渠道的利润下降更多,使经销商没有经营第二代产品的信心和动力。

第四,企业目标调整。嘉里最初的计划是在第二代产品上市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追求销量,只强调产品的卖点宣传和推广。但是嘉里在7月底就调整了计划,给各办事处下达新产品的销量计划。计划突然改变,各办事处转而做增加销量的促销,而忽视了原先产品推广的目标,没有完成与消费者的信息沟通。

在产品换代战略上,金龙鱼也存在着失误。第二代调和油推出不久,第一代产品便停止生产和销售,这有企业战略变化的原因,但也有以上失误的原因。在第二代产品的信息还没有完全被消费者理解、产品还没有完全被消费者接受的情况下,冒然地停止对第一代产品的生产,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留下空档,对手随时会乘虚而入,商战是不允许有丝毫的破绽。当新产品广为接受时,老产品再渐渐隐退,遵循市场规律对产品的淘汰,才能将两代产品的衔接做得自然无隙,避免留下对手有机可乘的市场空白。

信息传递和处理两代产品关系方面的失误,给第二代产品的推广带来很大阻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金龙鱼投入巨资对第二代调和油进行宣传,并且有第一代调和油忠实的市场作后盾,第二代调和油的销售还没有让嘉里失望,只是代价过于昂贵。如果失误少一些,也许这就是席卷调和油市场的最佳时机。

2、管理方法的失误

如果说第二代调和油所遇到的失误是新环境下出现的,那金龙鱼对经销商的管理模式方面的失误就是一直留有的隐患。

金龙鱼的经销商在起步阶段时规模都比较小,金龙鱼对他们的管理很像计划经济下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过多介入到如业务员的招聘和辞退、日常业务、送货等经销商内部事务中。等经销商壮大以后,对这种家长制的作风很是反感,在合作中出现摩擦。汕头一经销商称他们与金龙鱼的合作关系是“一夫一妻制”,即每个经销商只能代理金龙鱼系列食用油,金龙鱼在该地区也只找一个经销商。可能是金龙鱼太看重每一个经销商的地位,而管得太严。如同看到同事抽烟只是说句有害健康,但换成老公抽烟便会毫不犹豫地掐断烟头。金龙鱼过多地干预经销商的内部管理,影响了两者的合作关系。

对经销商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唯一指标就是销量。对于新产品没有合理的考核方法和奖励,经销商对新产品的推广也漠不关心。对经销商的考核缺乏有效性和激励作用。

随着大型卖场、连锁超市的兴起,与消费者生活紧密相关的商品都争先恐后抢占一席之地,营销渠道有了新的变化。大型卖场走俏,对供应商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由于经销商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权力,出现卖场与厂家直接合作的趋势。为了提高销售的水平,像宝洁、联合利华等大公司都逐步从经销商手中收回与大型卖场的合作。但是嘉里却恰恰相反,是将与大型卖场的合作渐渐转给经销商运作。由于经销商不能提供很好的服务,影响了金龙鱼在大型卖场的销售。金龙鱼与经销商、大型卖场的合作关系,限制了金龙鱼在大型卖场的发展空间。

在第二代调和油推广过程中的失误会延误商机,在对经销商管理上的失误会限制发展,无疑,这些都给对手留下了可乘之机。

六、福临门的前景

油脂行业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嘉里粮油董事总经理李福官也无奈地说:“对任何一个粮油企业来讲,动用几个亿的资金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回报一般只在2%3%。”在这个行业,谁拥有成本优势和资金后盾,谁就拥有了主动发言权。

中粮恰巧就具有这些优势,所以他们也非常自豪地称:“我的生产能力最大,产业链最齐,国际采购渠道最丰富和畅通,我的成本可以确定地说是国内最低的。只要我保平不亏,其他厂家就会出血。”

中粮有五个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食用油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是:位于江苏张家港的东海粮油、位于山东日照的黄海粮油、位于天津的北海粮油、位于广东增城的东洲粮油以及广西的大海粮油。日榨油能力最小的也达到1700吨,总投资1.9亿美元的东海粮油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粮油加工基地,以8000吨的日榨油能力成为世界第二大榨油厂。日处理油料量过万吨的生产能力,让中粮具有了令同行羡慕的生产规模,而规模效应注定它的生产成本要低出很多。

基地大部分设立在沿海地区,符合中粮立足沿海发达地区、辐射内地的产业布局。这个布局有两大好处:第一,在销售方面,沿海地区的购买能力强,是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消费者,方便销售运输,有利于实施精耕细作的战略;第二,在原料采购方面,可以大批量采购,利用港口的便利条件,从北到南地通过大船在几个基地依次分卸,有利于实施大批量集中采购、分头消化的策略。

中粮集团在增长战略上,选择一体化增长战略,积极地发展产业链。中粮拥有从榨油、毛油、精炼、包装到营销的完整产业链,节省了环节更换带来的一些不必要费用,也将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

中粮与美国ADM都是国际粮油巨头,强强联合,形成优势互补,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两者都比较了解国际粮油作物的供求与价格变动,具有国际贸易优势,还可以降低采购成本。食用油的价格由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决定,中粮具有原料采购的优势,因而可以把产品定在较低的价格。

产品成本在企业竞争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成本越低,说明企业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越少。与竞争对手相比,在同一价格水平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利润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或者在消耗同样多的资源经营时,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而更多的这些产品也是间接的利润。只有当成本低了,单位产品的价格才能跟着降低,企业的产品就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所以,中粮的成本低,反应在市场上,就是它的产品具有竞争力。

中粮是全球500强企业,它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ADM也是全球500强企业,都有着雄厚的资本。在食用油行业的很多领域投资,都是中粮、美国ADM、新加坡Wilmar三者共同出资。像福临门这样重要的业务,中粮还可依托在香港上市的中粮国际加大投入。因而在食用油方面,中粮有着厚实的资金后盾。

中国年人均用油量正以每五年一公斤的速度增长,但是到2000年止,中国年人均十公斤的用油量仅为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的五分之一强。不完全统计,2000年,中国食用油消费量达1200多万吨,销售总额约600亿人民币。其中小包装食用油消费量100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8%,销售额约80亿人民币。

一边是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巨大潜力,一边是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只占有很少的部分市场。可以肯定是的,中国的小包装食用油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目前没有开发出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价格问题。从质上讲,散装油是无法与小包装油相比的,但是它的价格低廉,又是很长时间留下的消费习惯,所以一时难以被取代。但是,取代是迟早的,如果谁能先将小包装食用油的价格降下去,谁就先有机会挖掘出那部分潜在的散装油市场。中粮具有全国最低的成本优势,它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食用油行业本来就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保障。现在国内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不久国外企业会大举入侵,不管是与本土企业激战还是抵御外来企业,都需要资金作后盾。开发新的产品、拓展新的市场,这些也是要耗费巨资。中粮有充裕的资金和多渠道的来源,因此有了立身之本和发展之根。

同样的产品,福临门可以比金龙鱼低13元,这是成本优势带来的价格优势。将所有的金龙鱼股份全部撤出,转而加大对福临门的投入。组建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加强对福临门的营销推广能力。将福临门业务注入在香港上市的中粮国际,加大对其资金投入。新建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负责生产福临门系列食品油……中粮将它的优势转到福临门业务上,是要给福临门创造一片广阔的前景。

巨大的生产规模、完整的产业链、国际采购优势都是中粮低成本的保障,雄厚的资金基础是中粮运作市场的后盾。正是因为中粮拥有食用油行业最重要的两个优势,面对中国第一品牌金龙鱼也毫无惧色,敢于底气实足地高呼:将“福临门”打造成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

七、观“第一品牌”之争

嘉里是最早进入我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集团,经历一番波折后,凭借创立的中国第一品牌金龙鱼,终于登上中国市场的第一宝座。嘉里一坐便是多年,以绝对的市场优势傲视群雄,是毫无争议的行业龙头。

中粮本是嘉里的合作者,也是中国第一品牌金龙鱼的打造者之一。但在创立自己的品牌福临门后,便一直野心勃勃。福临门迅速地成长为中国第二品牌,见时机成熟,中粮彻底抛出拥有的所有金龙鱼股份,专心打造福临门,正式向中国第一品牌宣战。

一个是中国多年的第一品牌,一个是决心在三年内成为第一品牌的第二品牌;一个具有领先优势,一个具有后发优势。二者都有统领天下的志向和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场“第一品牌”之争,已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第一,品牌之争。

金龙鱼是嘉里的头号品牌,福临门是中粮的麾下大将,在这两个品牌上,集中体现了嘉里和中粮的品牌战的具体打法。食用油是中国家庭的日常必须品,两个品牌的名称、包装、广告上都带有浓浓的中国特色;食用油的主要购买者是家庭妇女,两个品牌的品牌形象都以女性为主题,战术上基本相同。但是金龙鱼的定位更贴近现代女性,福临门的定位更贴近享受生活的母亲,购买的女性又大多在35岁以上,因而福临门与最主要的消费者更为接近,占了一定优势。

嘉里实施多品牌战略,中粮精耕细作品牌,两者的品牌战略有很大的差异。嘉里的多品牌战略是很成功的,它有三四个品牌常常进入前十大品牌之中,是业内的品牌王。在多品牌战略中,它可以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设立对手,可以在同一个领域与自己的品牌直接竞争,虽然方法怪异,却也走出了品牌路。但是由于品牌太多,它的很多小品牌无暇照应,只有极少的销量,反而消耗了企业资源。中粮的品牌做得很成功,因为它是精心投入,福临门迅速成长为第二品牌、鲁花飞窜上第三品牌。除了四海是只在上海销售的品牌,中粮是做一个就红一个,使企业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第二,品类之争。

食用油品类之间的争夺是不露痕迹的战争,其幕后主使者是两大集团。各品类食用油占有的市场份额呈金字塔状。在最底层的色拉油市场,福临门的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中粮把握住了小包装食用油最大的低层市场。在中间层是调和油市场,金龙鱼是这个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调和油市场承上启下,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空间。在最上层是天然油,嘉里错误的预测使它将进入花生油市场的最好机会拱手让给鲁花,结果鲁花凭借在花生油市场上的第一占有率而登上了全国第三的位置;金龙鱼继而推出在欧美极为流行的粟米油,半年后福临门推出玉米胚芽油,两者用的原料都是玉米胚芽,福临门从命名上给人更专业的形象;金龙鱼的葵花油,福临门的维A油,都是集团间争夺高端市场的炒作卖点。嘉里和中粮都在分割产品金字塔,两者各不相让,均占有了比较稳固的领地。

第三,价格之争。

嘉里和中粮的交锋是由来已久,只是仅在小区域发生,而全面大规模战争的开始,是2001年的中秋价格战役。两者都坚信价格战是非打不可,也做好了浴血奋战的准备。通过残忍的价格战,许多杂乱的小企业被挤出食用油市场,剩下的是嘉里和中粮更加赤裸的对战。嘉里保持金龙鱼的高姿态,让其它品牌跟着降价,以应付自毁利润带来的潜在危机。中粮则显得从容不迫,因为它具有全国最低的成本,价格战是它最锋利最坚固的宝剑。只要价格战有效,中粮必定是最后的赢家。

金龙鱼品牌及其营销网络比福临门更有优势,但是嘉里犯下的一些失误削弱了优势,给对手留下了可乘之机。为了巩固品牌,嘉里新近推出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本是为了扭转战机,不想在推广过程中出现诸多失误,反而影响了原有的品牌。在营销网络上,过多的参与经销商内部管理、将大型卖场业务转给经销商,这些举措削弱了网络的营销力量。

福临门是中粮重点打造的品牌,是中粮心目中的未来中国第一品牌。中粮有这个信心来自于它的两大优势,即成本和资本。中粮拥有中国最大的生产规模、中国最全的产业链、国际采购优势,因而它的成本可以控制在全国最低线,这也是它敢于发动价格战的原因。同时,中粮及其伙伴都是全球500强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在食用油行业,成本和资本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碰巧中粮都具备,所以中粮旗下的福临门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金龙鱼捍卫第一品牌,福临门争当第一品牌,而到底谁是中国未来的第一品牌,答案不久便可知分晓。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上海站 sh.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