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英,杨建英讲师,杨建英联系方式,杨建英培训师-【讲师网】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杨建英:礼 法 和谐
2016-01-20 47887

 

    十月是一个忙碌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孕育希望和成功的季节。记得去年这时,我在给某执法机关进行礼仪培训时,也就是这个季节。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对“礼”与“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做为礼仪职业培训师,我培训过电信、教育、金融、餐饮、服务等20多个行业。每次培训后都有可圈可点的事,可这次的培训却震撼了我。记在最后的情景培训时,一个培训小组打出了“公正执法、执政为民、公正廉洁、为国为民”的锦旗。沉甸甸字刻在每个人的心上里。送锦旗是“礼”的表现,公正执法是“法”的表现,不由得让我再次思考,礼与法的关系。

   曾几何,忙碌的脚步,让人们失去了沉静的本能,物欲横流的今天,数字的多少划分了人与人之间的等次,打破了平衡的宁静。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危害公共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商人的投机取巧、贪污腐败屡禁不止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不是说国家法律不健全,而是人们的道德下滑了。社会秩序乱象常见,多种摩擦冲突频繁发生,原因就是讲礼识礼者少了。

   “人无德不立,国无法不兴”由此可知,行为品德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是何等重要。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上。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论语.中庸》。可知道礼与法的“一源双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商代甲骨卜辞中就有“礼”字。《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见,它是远古时代人们祭神求福的一种仪式,也是中国最早的行为规范体系。随着国家的出现,礼的内容也由过去的单纯习俗仪式,发展成为约束人们婚姻、血统、亲续、君臣等社会关系的一种开放性的行为规范。因为有了礼,中国传统文化才形成和谐、圆通的体系。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宗教、科技,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这个体系的组成部分。翻开《礼记》,我们看到这些规则管理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孩提时代的孝道训练到成人道德教育、从婚嫁到丧葬、从普通人家的祭祖到皇室大典,几乎无所不包。

    以礼治天下.记得一位法学学者说,礼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的心理状态与思维方式,因其为仁义忠信之体现与外化,因此,礼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可以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利,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儒家最高的理想莫过于“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但此理想难于在现实中建立,退而求其次,即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以此达到“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的目的。与此同时,儒家认为:礼的作用在于区分上下贵贱尊卑,维持等级制度,孝亲尊君,进而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君主专制。正因为如此,中国历代统治者、政治思想家均将礼视为治国安邦的根本指导原则。《左传》云:“礼,王之大经也。”“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充分的体现以礼治天下的思想。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认为“不学礼,无以立。”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耳且格。”历代儒家将礼看成修身治国的法宝。孟子“仁政”主张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而在人性中孟子强调仁、义、礼、智四端,并将礼看成体现仁义,进而实现“王道”的重要途径;荀子吸收诸子百家思想,认为礼是治国安民之本。他说:“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他的礼法一体论为后世统治者所崇。

   礼与法是中国传统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法为礼之用。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在其所著《检论》中言:“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中国古代的“法”有多种含义,但常用是指刑,当今社会谓之刑法、刑罚。西周时期,实行“礼治”,刑被礼所包容,刑即礼的一部分。礼不仅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而且具有法律意义,人们的行为违礼即被视为触刑。如:婚姻存续又与他人再婚就犯了重婚罪;诈骗他人财物触犯法律为诈骗罪等等。礼是灵魂、统帅、总的原则,而刑则是礼的具体化。南怀瑾先生用中国唐代以后佛学原理解释,万物只有三个理则:体、相、用。礼为“体”,具体的法律条文为“相”,而刑为“用”。即所谓“礼法合一”。

    中国传统法以礼为指导,礼法互补、礼法融合,追求人情的合理体现和社会的整体和谐。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季羡林老先生对“和谐社会”中“和谐”二字的解释:“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内心的和谐决定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而内心的和谐需要有深厚的内涵、品质、道德,恭敬之心长存。

    盛世,学礼正盛行!《吕氏春秋》说:“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而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那时候最重要的是填饱肚子。后来随着人类生存能力提高,学会种植粮食,蓄养牲畜,才为“礼”的产生提供保证。只有解决生存问题,才会形成“礼”,所以《易传》才讲“物畜然后有礼”。

    毫无疑问,我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和谐的年代,适逢盛世,咱们礼义之邦的风范也是一个大步前进的复兴之时。盛世,学礼正盛行。

    礼法互补,以礼为主导,以法为准绳,以礼为内涵,以法为外貌;以礼行法减少推行法律的阻力,以法明礼使礼具有凛人的权威;以礼入法,使法律道德化,;以法附礼使道德法律化,出礼而入于刑。凡此种种都说明礼法结合、礼法互补,可以推动国家机器有效地运转。

    礼中有法,法中有礼,和谐是礼、法永恒的音符!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上海站 sh.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