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亮,陈晓亮讲师,陈晓亮联系方式,陈晓亮培训师-【讲师网】
资深精益生产实战高级顾问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陈晓亮: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2018-04-13 2679

       大家好,欢迎大家阅读本期益至讲坛的内容。我们欢迎工厂企业带着问题来参与我们每周六开展的免费精益研讨沙龙。

- 1 -

      质量管理是工厂企业永恒不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生产管理工作。而对于“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还是检验出来的”这个话题,在工厂企业界中更是争论的焦点:生产者说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是检验员没有把好关;检验员说质量是生产出来的,生产者如果不制造不合格品,市场上就没有劣质产品。

- 2 -

      站在精益品质管理的角度来说,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但是时至今日,很多的工厂企业,一但有品质问题,就把责任往品质部门推,认为这就是品质部门的责任,因为很多公司都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观点:

      1、容许少数的不良,意外的瑕疵是无可避免的;

      2、品质是品管部门的责任;

      3、只重视产品的检验,检验人员需要负责解决瑕疵品;

      4、出了问题,都觉得是品质部门的事情。

      可能许多做品质工作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感受。往往在写报告时,品质部一个人完成,其他部门基本上不管;高层管理人员觉得品质不是很重要,研发很重要,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品质部门在公司并没有什么地位,往往说了几句真话,就该被闪人了。

- 3 -

      那么,产品质量到底是生产出来的还是检验出来的呢?首先我们要分析先与后、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众所周知,产品生产在前,检验在后,换言之,只有先生产出产品,才能检验,如果没有产品就无从检验,何来优劣的结果?

      显然:生产是主动的,检验是被动的。“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一理念之前,早期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检验,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把关。威廉·戴明的这句质量名言指出,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如果忽略过程控制,只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检验,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即生产过程阶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品质问题?

      1、产品在开发前问题不处理好,量产直通率太低,就希望靠着品质救火,想靠提高检测的频率,从中降低瑕疵品或不合格品;

      2、加入返工料,不合格物料,却没有事先经过测试验证,没有准确的产品质量波动情况认知;

      3、客户催着要货,上面施压,车间管理人员就根据自己的所谓的实际经验说话,对于不在标准范围的产品,实施特殊放行,导致产品问题;

      4、行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标准,公司还依旧按照原来的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出现非人为的品质问题,却又不在检测频率范围内等……

      我们应该明白,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环节,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而这些控制显然不是质检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完全承担的,必须由处于最佳位置的人员来实施这些控制。例如,某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很容易,但在检测中却很难发现,此时,处于生产作业者显然比质检员对质量问题更了解,如果作业者不主动控制质量,仅仅依靠质检员把关,产品质量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 4 -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全方位控制产品质量呢?其实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基本定位了,然后的质量全靠采购、加工制造、包装、运输来保证了,把这些环节控制好,质量自然就控制好了。所以产品质量是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实现的,质量是通过工艺管理实现的。

      1、树立品质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公司来说,即使产品市场良好,但也要“居安思危”,把产品品质做得更好,营造更好的企业口碑。

      2、以客户为中心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3、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开始,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道工序发现并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4、树立品质的程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序做,如果不按程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5、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

      质量问题有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20%。在管理者完善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必须要使操作者明白如下四点: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

      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均具备而故障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备而产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只有了解品质问题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问题将品质提高。

      6、树立品质的持续发送意识

      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PDCA模式。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P—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D—实施,实施计划;C—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

      7、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

      即品质标准意识,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永远的目标。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得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投诉,那么他的成本将会居高不下,甚至将企业逼到绝境。

      但品质也不是越严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将造成品质过剩,也同样提高生产成本。所以我们在生产时,要求各工序和环节严格按客户标准要求去做,这样我们才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8、树立品质的教育意识

      伴随时代的发展,品质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工厂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全员工作创新能力,按照“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理念严格进行产品生产,严把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树立超强的品质意识,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执着追求,才能把品质做好,才能把品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走的更高、更远。

- 5 -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对质量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觉得此文让你小有收获,别忘了转发朋友圈哦~

      在广州地区的企业家朋友欢迎您带着问题来参与我们每周六开展的免费精益研讨沙龙,想参加的朋友,可以在百度直接搜索“益至咨询”就能找到我们了。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上海站 sh.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