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峰,曾峰讲师,曾峰联系方式,曾峰培训师-【讲师网】
营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曾峰:中小企业本身对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016-01-20 45691

 

中小企业本身对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推进原则

对指导思想的认识: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无法形成健全的服务机构和低成本的服务项目;没有全社会的支持,中小企业自无法解决规模化的社会服务问题;没有市场化运作,无法建立有效竞争的格局。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选准企业信息化突破口  从企业信息化突破口的选择原则上讲,信息化应该自下而上、由里而外,因为这样数据才能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但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层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做出先后安排。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或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

员工培训应在信息化实施前  当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培训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培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员工接受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理念基础,二是使员工会应用计算机,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应用基础。这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培训应分两大步走,对于理念的培训,应该在信息化实施前进行培训,而对于应用部分,则在信息化建设时及时培训。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应互相推进  成熟的软件代表着一种先进或标准流程,必然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业务流程重组问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还是先实施信息化,一直是困扰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问题。从理想状态说,先进行彻底的业务流程重组,再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但是由于彻底的业务流程重组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推行起来难度大,风险也大,企业经营者往往望而却步。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变革的气氛,减少人们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因此,建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选择后者,循序渐进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即企业在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出发,一方面着手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适应先进管理软件的要求,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另一方面,对软件所要求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对一时难以达到的部分管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修改某些难适用的部分,使之能与企业的现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把引入的软硬件看作是的东西,而是作为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打通人才和网络通道。企业信息化的人才来源与企业其他人才来源一样,有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渠道。不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要求企业首先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解决企业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地域分散的情况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通道的范围将越来越大。如果企业自己铺设网络,势必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中国电信等网络通道提供商的通道资源,租用或外包建设是企业与中国电信等部门双赢的选择。

如何选择厂家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软件的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的合作伙伴。从这样的高度出发,软件选择,特别是EIP的软件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a)选择商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

(b)选择的产品既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成长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要稳定,维护要容易。

(c)选择的公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机制,可提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

(d)选择的公司拥有广大的满意客户群,最好有其同行案例客户。

(e)尽量选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的方案。

(f)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一致的,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一样的一套模式可以选择,因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必然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管理无定式,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必然也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同。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非无规律可循,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2.转变观念,一把手的高度重视

  信息化实施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实施信息系统涉及到企业内部各部门职责的变更和工作流程的衔接以及企业内各部门的沟通。转变观念就需要让企业的领导者明白用信息化可以给企业带来效益。信息化建设,对中小企业来说,不是利润多少问题而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问题。

  3.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成分远远大于技术成分,实质上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必须伴随观念、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根本变革能实现。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是运用BRP思想对企业流程进行优化。

  ERP的应用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流,中小企业实施ERP建议从更容易取得实效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做起。ERP使管理的范围和效能都得到了很大扩展,重新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得管理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部门层次上。同时,ERP还能够使企业站在全球视野上,去重新进行组织结构的架构和开展自己的商业活动。ERP不但是软件,还包括服务、顾问和支持。

  4.培养和引进企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技术培训,无论是对各级领导还是对参与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实施人员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对中小企业领导进行信息化的培训;其次,培养"本土"化人才。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人才的过快流动;另一方面,这些人对本企业比较熟悉,可以尽快的进入工作状态;再次,中小企业积极引进外部人才。通过招聘人才、共享人才和留住人才来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5.“软、硬”兼施,合理使用有限资金

  资金不足和信息化建设承受能力低是目前中小企业的现状。因此,在适当增加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应该注意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盲目追求新技术,中小企业信息化一定要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开发"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计划。

  6.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大、规模小、行业和地域分布广、经营状况参差不齐等特点,因此在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时,要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策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分四个档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分工契约化、流程程序化、信息表格化、资源最优化,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逐步实施。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上海站 sh.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