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罗明讲师,罗明联系方式,罗明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49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罗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自己的成功学  罗明成功学研究
2016-01-20 38214

这个社会人人都渴望成功,大家或是看名人传记,或是看成功学著作,希望能找到成功的秘诀或途径。书店里也有大量的成功学、心理修炼的著作,卡内基、拿破仑.希尔的大名,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些都是洋人,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自己的成功学。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说儒家。儒家本来只是三教九流之中的一家,然而是影响最大的一家,最后成为统治者统治国家的一套主流意识形态。其思想不但影响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影响到普通百姓,成为一种民族共同的心理沉淀。我这篇文章主要谈儒家一些东西,兼取其他。主要是谈谈古人如何看个人修养和成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中国古人的成功学,至于观点的对错就不是我所考虑的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内圣外王的说法。内圣是途径和方法,是基础,外王是目的,是目标。当然,从另一种意义来说,内圣和外王一样,也是目的,只不过内圣是指向自己心灵,是内王,外王是指向大众和社会,指向外部世界。
需要指出的是,内圣外王的说法,并不是出自儒家经典,而是出自道家经典《庄子》。内圣是个人的内心和道德修炼要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一种个人修养。一个人想要成功,除先天素质、环境、机遇等因素外,关键还在于自己的修炼和勤奋。然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自己有时比战胜外部事物困难得多。
内圣就是要人们从人本身着手,通过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培养,为外王打基础。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内圣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情商修炼,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但内圣的内涵和要求要远远高于情商的修炼。关于外王,古人认为要王天下,有两个手段,一种是采用王道的方式,一种是采用霸道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平天下,提倡采用王道的手段,提倡以德服人,使远者来、近者悦。孟子马不停蹄地游说各国,主要目的就是向各国君主推广王道的思想。
儒家内圣外王的修养,先修心,再修身,再平天下。儒家经典《大学》提到内圣外王的一般过程,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过程,就是从治心起步的,这个过程也体现了为大于细,图难于易的人生发展策略。君子要成大事,先摆正自己的态度,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然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个人修养着手。所谓君子之德风,慢慢推广开去,就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直至达到平天下的目标。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感叹自己才高八斗却总是不得志,是否能从这里得到一点启示呢?
儒家对个人修养有哪些要求,我不是很清楚。大概是仁、义、礼、忠、孝、悌、智、信、诚、勇等等个人品质和智慧的修养。《孙子兵法》中谈到为将之道,有智、仁、勇、信、严的几个要求,基本上符合儒家的教义。中国古典文化的各派,其实都是能相通的。
但儒家缺少兵法中的诡道,所谓兵不厌诈,对于在实际生活中奋斗并希望成功的人,是有必要补充的。但诡道不是能轻易使用的,有一个约束条件,就是老子说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只能运用在适当的场合,并且权谋需要以道德为基础。还有一个,儒家思想缺少一种竞争和冒险的精神,喜欢强调中庸。但在现在这个工商业时代,竞争精神和适当的冒险精神,恰恰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看来,竞争、冒险和中庸并不矛盾,两者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那么如何进行个人修养,达到内圣的境界,按照我个人的思考可以做以下几点。
第一个是读书,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按照古人的说法是为了明理。按我们现代的理解,读书除了明理,还为了吸收知识,为了培养理性的思考能力,为了求真、为了培养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批判精神,是为了明心见性,培养人生的大智慧。那如何读书呢?读书要有选择地读,有重点地读,信息社会信息量太大,信息垃圾也多,尤其需要学会选择。当然读什么样的书,每个人目的不一样,选择也就不一样;读书有精读,泛读、略读,读书的过程是先厚后薄再厚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读书要消化,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再把他运用到实践中去。人不光要善于吸收知识,更重要的学会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第二个是进行道德和心灵的修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律己以严,待人以宽;以诚为本,以信处世等等,都是一些中华的传统道德,是一种美德。这些道德修养,其哲学基础是人性本善。而西方人宣称的道德修养,其哲学基础是人性本恶,是一种功利主义,西方文化认为,人人都为自己,客观上造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东西方文化,一个强调集体主义,一个提倡个人主义,都有部分的真理。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性的改良、为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为了人类整体福利的增加。呵呵,扯远了,打住。按照儒家的看法,要进行道德修养首先必须自律。曾子说,我日三省吾身,就是一种道德的自律精神。可以说古人修身,先从自律开始。
儒家还重视心灵修炼,养生之道,首在克己。克己之要,首在治心,这里的克己就是一种自律,治心就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孔子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孟子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谈的就是君子修养达到的境界以及修炼方法。关于孟子善养浩然之气,有人因此推论孟子是位气功大师,这有点牵强。但养气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的说法,是古人一种独特的养生和人格修养功夫,这里的与中国古人的哲学观念有关,如我们常常说的浩然正气、脾气、气质,都与这种哲学观念有关,因此,这种修养方法西方人可能很难理解。
第三个是要不断实践。实践是一个比较现代的说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把实践提到很高的地位,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并认为实践高于理论,一切理论都是为实践服务的。理论和实践,按照传统的说法,是知和行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就是知行合一,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实践是理论的目的,理论是实践的结果,就象马克思说的,重要的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前进的过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有些东西,光看书是没有用的,理论往往是一些规范性的知识,而一些非规范性的东西,往往需要自己去体验,去总结。世界上常常有许多人志大才疏,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做,结果什么也做不成,正是因为缺少一种踏踏实实的实践精神。
提到内圣外王之道的成功实践者,不能不提曾国藩。毛泽东年轻时说过,近人之中独服曾文公,大家仔细研究毛泽东带兵,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受曾国藩的影响,胡适、梁启超等也都对曾佩服得五体投地。曾以文人带兵,打败太平天国军队,最后官至极品,享极荣华,他的文章,据说也是桐城派最后的一点光亮,被当时人誉为中兴名臣。曾国藩的成功,与他那一套中国传统的修炼功夫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他的自律功夫,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一看他的《曾国藩家书》,必有裨益。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上海站 sh.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