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泓峰,蒋泓峰讲师,蒋泓峰联系方式,蒋泓峰培训师-【讲师网】
均衡管理学创始人、笃行者,中华讲师网特约高级培训师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蒋泓峰:论“三三三”的均衡管理
2016-01-20 39681
三角形具有刚性、稳定性、抗干扰性等特点,三角形不仅仅运用在物理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同样在社会学科也被广泛运用。比如当年的“三国鼎立”;当今公检法的“三角结构”;人大、政府、政协的“三权结构”等都是三足鼎立原理的现实表现。至于日常生活中的“三步曲”、“一日三餐”、“三三制”等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都说明“三结构”是自然界的一个常规定律。“三结构”定律可以促使三者之间相互牵引、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达到万物和谐共处,均衡发展之目的。 20世纪中叶,伟大的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多年抗争和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从此过上幸福、民主的好日子。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提升,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均得到了较大改善。2009年,我国的GDP总量排名高居全球第三,2010年有望跻身世界第二。 随着经济发展及国家富强的迅速飞跃,中国的“新三座大山”出现了。所谓“新三座大山”,即社会就业方面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学毕业生的“三股大军”;医疗、教育、住房的“三大提款机”;农民、农村、农业的“农字三部曲”,我们简称“三三三问题”。针对如此严峻的社会问题,国家和政府已废除了以往那种“打雷不下雨”或“纸上谈兵”的表面文章,加大了改革、管理、投入、发展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团结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但就“三三三问题”目前现象而言,仍然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不可小觑的“三股大军” “三股大军”是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学毕业生所形成的就业群体。目前,这“三股大军”是国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研究和探索的民生问题之一,也是我们相关专家、学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1、下岗失业人员: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及发展,我国大部分企业面对“僧多粥少” 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诸多客观因素,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开始采取了“停薪留职”、 “厂内待业”、 “放长假两不找”的富余人员分离措施,当时还不叫下岗。90年代中后期,下岗问题显现无疑,大批职工下岗自谋职业,下岗职工失业率逐年攀升。 职工下岗是社会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但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下岗失业与就业严重失调,成为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 解决下岗失业问题应该建立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以及进一步扩大出口贸易上,在目前的美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应进一步加大民族产业扶持力度,在原来的强调GDP考核基础上逐步实行GNP考核或双轨制考核,加大对西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力度,最大限度的扩大内需。 2、农村富余劳动力: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大大降低了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现有的耕地,有专家预算,目前,农村将存有2.7亿左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二三产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及乡镇企业可吸收1.2亿人,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仍有1.5亿人员的空缺。 按照我国的现行机制,城市失业人员及下岗职工不能得到就业时,可享受政府低保。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闲置起来,最基本的生活都是问题,其艰难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我国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的和谐。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出路是在于城镇化,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城市建设力度及撤乡并村屯的力度,已经逐步显现出效果,应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政策、资金、管理力度,这样不仅仅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且对解决土地存量、环保、资源合理利用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3、大学毕业生:2003年,普通高校开始扩招,其毕业生逐渐推入就业市场。由于这些 “社会精英”、“天之骄子” 就业定位较高、高校专业设置陈旧及各种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其就业率逐年下滑。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200万人,应届和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就达500万,占城镇新增劳动力的40%。就每年的应届大学生来讲,2003年大学毕业生为212万人,到了2008年就迅速激增到532万人。 日前,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合适工作或干脆就找不到工作,确实让大学毕业生及其家长焦虑。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他关乎着我国高教事业正常、健康持续发展的大局,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专家预计,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已接近12%。根据国际划分标准7%~8%为失业问题突出型,超过9%则是失业问题严重型。看来,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已是相当严峻。二、 医疗、教育、住房全民关注的焦点 被网友戏称为“三大提款机”的医疗、教育、住房新的“三座大山”在2010年的人大、政协两会上成了各人大代表、各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在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住房项目的支出增长迅速,大幅挤占了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使用于衣着、家庭设备等项目的支出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不少老百姓对此产生的负面作用已产生强烈地不满。因此,被人们形象地比喻成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1、医疗:目前,居高不下的医疗消费仍日渐攀升,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提出降低药价的各项措施需要一个完善过程,“一人看病,全家受穷”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虽然农村、城镇都实行了医保,但医保的局限性大大制约了医保的服务质量,比如乡镇医院50%左右报销,县市级医院25%左右报销,但一般适合报销的部分都是低价位的药品。农村居民、老人、低收入者以及失业人群更会陷入医疗消费的困境。因此,如何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缓解弱势群体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是医改政策实施过程中应予关注的重中之重。2、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面对目前的教育体制,高昂的家庭教育经费,严重地制约着居民的正常消费。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在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16年过去了,该目标仍未实现。目前,世界各国教育经费平均占GDP的4.9%,其中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4.1%。然而,我国2007年仅占国内CDP总值的3.32%,为近年最高比例。 很明显,国家教育投入不足,加之地方政府消减教育投入、甚至挪用中央教育拨款是导致我国教育高消费的主要原因。 3、住房:近年来,我国房价由原来一千元元左右到目前的几万、几十万一平尺的一路飙升,使很多“无房族”苦不堪言。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高昂的学费支出已使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更多的家长无力再为子女购房结婚。因此,导致刚毕业的大学生困难重重,生活艰苦,心理压力极大。还有诸多来自异乡的打工者,一年争的钱不够房价暴涨的费用,其情绪也是极不稳定。2005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70个大中城市年上涨率分别是8.4%、6.4%、8.2%,6.5%、1.5%,从未突破过两位数,一直与公众感受不符。然而,中国社科院的蓝皮书显示,2009年商品房价格上涨幅度在5%-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和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RECIO工作室公布的数据都超过了20%。 无论那个数据跟市场更接近,我们亦无从考证,亦无需考证。总而言之,房价的涨幅已达到“无房族”无法接受的地步,其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的GDP政绩观和现任地方长官既得利益在作崇,其房地产业直接关联经济发展速度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观点长远的看是无稽之谈,观调控是解决住房难的唯一途径。三、关系重大的“三农”问题 农民、农村、农业简称三农。2000年3月,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37岁的经济学硕士李昌平给当时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问题,消息传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03年国家正式将“三农”问题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关于“三农”问题,国家和政府没少在其上面搭台唱戏,做文章。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农字三部曲”。虽然如此重视,其城乡区别人均收入仍相差甚远。 1、农民:农民是农业生产及农村发展的主力军,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在农民增收、农民权益、城乡差异方面均有待于提高和完善。1985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二者差距为1:1.74;2008年农村达到人均4716元的纯收入,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是15781元,两者的比例大约为1:3.35,可见城乡差异还是很大的。 除现行的政策分配不均外,据统计,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平均仅为7年,亦是阻碍其发展和增收的因素。 2、农村:目前农村的基本状况是村容村貌相对滞后,房屋建设参差不齐,破旧无人居住的房子随处可见,“村头荒”土地一片又一片。农村经济极不发达,多年就有“中国的城市像欧洲,中国的农村像非洲”的网络说法。 近几年,由于城乡收入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现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大约有4.4亿多人口,有专家称我国农村有2亿农村劳动力基本就够用了,照此计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可高达60%左右。在就业形式相当严峻的时刻,就业竞争必然加大,农民劳动力待遇必然降低,农民的人均收入自然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 3、农业:农业生产不赚钱,建设性成本投资太高,是很多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转入城市沦为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家无老人的年轻人甚至将自己承包的耕地转租给其他人种植,长久租住在城市以寻找合适的工作。 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拥有土地2003年1.87亩,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2009年大约在1.5亩左右。其经营规模小难以采取大规模生产,新的农业技术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造成生产效率低,相对地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无论“三股大军”还是 “三大提款机”以及“农字三部曲”之间产生的我们称之为“三三三问题”矛盾,都是管理上的失衡和政策强有力调控的缺失。从短期行为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其后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 四、以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均衡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之一,一切事物都遵循着“均衡-失衡-均衡”的发展态势。一个时期以来,为了民族的尊严、解决百姓基本生活、完善国家基础建设、赶超发达国家经济,我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以非均衡发展拉动均衡发展的道路。如当年的战争、大炼钢铁、近年的大型基础工程项目等。这一发展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决策者的意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仍然是均衡发展,整个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寻求“均衡最佳解”的过程。均衡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管理者均衡地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促进社会、企业或家庭均衡、稳健、和谐、持续发展”。 “发展”是“均衡”的物质前提,我国的梯度发展战略是“短缺社会”的必然选择。梯度发展战略完成了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和制度资源的最初积累,这些积累从根本上改变了“短缺社会”匮乏的物质和精神状态,使国家重新获得了重新分配资源的能力。时至今日,我们有足够的决心和实力改变过去的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均衡、普惠、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了解我国科学发展观后说:“中国政府最近提出了新的引人注目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实现均衡发展”。 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在发展中出现的民生问题,尤其是被我们称之为的“三三三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243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投资占44%;安排就业资金426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安排教育资金1981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277亿元;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7253亿元,拟安排农民种粮补贴资金1335亿元,“三农”投入8183亿元;拟投入433亿元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等。无论是政策、资金投入等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倾斜和提高。 这些足以证明,党和国家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时期给于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建设都做了精密地筹划和设计,充分说明针对我国实际国情,以非均衡发展战略拉动均衡发展的决策是正确的。作为“三三三问题”,党和政府已把此列入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相信通过这种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将逐步稳健解决“三三三”现象的失衡问题,压在老百姓身上的各类“新三座大山”就会很快被彻底打到,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均衡发展的东方大国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上海站 sh.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