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年轻人的心中总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渴望在冥冥之中,偶遇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这位世外高人赠与你一部《成功秘籍》。然后,你拜其为师,经过这位高人的点拨和自己的发奋努力,最后终成正果。
这样的情节往往可以打动大众之心,成为传奇故事或商业大片的主要故事架构。更为奇怪的是,如此没有创意的,老掉牙的情节居然可以让无数的人相信这是真实存在的。
因为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宁愿相信:高人必定有名师指点;名师必定育有高徒;高徒必定师承秘籍。
本人才疏学浅,就目前自己的认识而言:所谓的“成功秘籍”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真正意义的“师”仅仅是你人生路上的同行者或过客而已。
你的路全靠你自己走,谁也帮不了你。
“师”如里程碑,未达之时,仰之敬畏;越过之时,不过如此。当你越过一个的时候,就注定在更远处还有无数个等你越过。如你一生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拜师”和“越师”上面的话,那么,你终将会疲于奔命,在模仿他人中失去自我。
正如经过“衰年变法”,开创“红花墨叶”派大写意风格,将中国花鸟画推到新高峰的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所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师其诚意,而不拘泥其人生轨迹才是正道。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也说过:“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
模仿永远成不了经典,做不了大师。模仿永远不可能超越,相反,还会迷失方向。
在治学的路上,不是跟随着他人的脚步前进,而是要善于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和教训,以他人的精神、意志、品行为榜样,修正自己的方向,以追逐自己的梦想,找到真实的自己,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为己任。
将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结合的“独树一帜”,你就是真正意义的师。
止于至善的师境就是以“无相”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