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求,汪中求讲师,汪中求联系方式,汪中求培训师-【讲师网】
49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汪中求:始知真放在精微
2016-01-20 79389
记者:在您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十分畅销之际,我们也听到了一些相反的论调,比如有人说:“中国企业所犯的最大、最普遍的错误是战略错误,而更可怕的错误是我们的企业家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而一直在细节上找原因。”对此,您如何看待? 汪中求:我的态度是“不争论”,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发明就在于此。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中国人不缺勤劳,不缺智慧,缺乏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的精细作风。这一点,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中国人来说尤其重要。 记者:但灌输“细节决定成败”这样的理念却非易事,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 汪中求:与国外企业相比,我们喜大厌小、忽视细节,甚至歧视细节;与古人相比,我们也要粗糙很多。我时常从文化根源上找原因,反思我们的文化。但要调整一个人的思维很难,文化上的问题更难解决,调整一个人的行为却相对容易。我认为“细节”是慢慢长出来的,所以,灌输理念也必须从具体的行为细节入手,绝非易事,但必须求真务实。 记者:您把眼光盯在细节上,“苛刻”地对待他人,对自己是不是也一样“苛刻”,甚至“吹毛求疵”?我们很想知道生活、工作中的汪中求是否是“细节完人”?对照您的书来看,汪中求是否言行一致? 汪中求:我自认为自己是“中智之人”,智商平平,但我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却有过人的一面。我曾经这样说自己,“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猫少,干得比牛多”。 我说过,“才人因傲而败,常人因惰而庸。”作为常人,要戒惰,要自律。我曾任一家公司的CEO,当时公司很困难,公司董事会问我有什么管理高招?我一句话都没说。一年时间,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上升了23%,公司兴旺发达。人们又问我有什么管理高招,我还是一句话也没有说。我不是故意玩深沉,而是找不到一个让他们满意的“高招”,因为我抓的都是迟到、抽烟、开会关手机之类的“鸡毛蒜皮”.当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在细节上尽善尽美,自然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做到,也没有必要。我们谈细节,更多针对工作,针对合作而言。 记者:听您言谈,能感觉到您的气度,您是意志坚定的人吗?您的意志力从何而来? 汪中求:贫困是我上的第一所大学,我的家乡在江西九江的湖口,我把它叫作“糊口”。1979年我16岁之前,很少吃过一顿饱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我早上两趟往返4公里外的乡政府(当时叫公社)挑化肥,挑回160公斤化肥,挣得6分4厘钱,只能买两斤冬瓜或萝卜。在这种极其贫穷的情况下,我的人生有两个选择,要么被打倒,要么发奋冲出去。我选择了后者。 这十多年农村生活是人生财富,我家乡的三个老师用他们不同的方式给我教益。我上的是“新中国私塾”,家乡人用柴米油盐请来了吴集瑚老师,我每年交的学费是5两油、5斤大米和50斤柴禾,吴老师仅仅初中毕业,但他是“不懂教育法的成功的教育者”,因为他成就了我律己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小学5年,在极其单调的学业面前,我将所有的课本都倒背如流,我没有学过美术、音乐、体育,但我学会了专一地做一件事情。我曾经练过8年的武术,老师叫郭先赐,他是民间武术教头,开始练武术就是蹬马步,一蹬就是三个月,在农村茅厕的木板上蹬马步,常常累到极限而跌坐在茅坑的横板上。九江的冬天最冷时也有零下六七度,这样的温度下,我练武穿的衣服都能拧下汗水来,而且每每穿着这样的湿衣服倒在水泥地上竟然能睡着,因为累到了极点。我想,我承受压力、蔑视困难的能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我大学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析〈过秦论〉中的“叩”字》,将论文题目定得这么小,就像分析一个细小的细胞,难度非常大,我那时有“被挂在悬崖上”的感觉。我想,选这样的题目是受了家乡另一个老师的影响,他叫刘文约,能算上当地的名人,但十分低调,尤其十分精细严谨,我拜在他门下,一个字、一个词的错,刘老师都毫不含糊地纠正。注意每件事的细节,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刘老师很早就教会了我。 记者:陆游说:“书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您的书是躲在书斋里编出来的,还是躬行诸事有感而发? 汪中求:我写书的自我评价是“战士描绘战场”,当我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回首“战场”,那时感慨良多。我的书是“功课积累文章”,就是把做事也当作做功课,一点一点地积累。搞企业管理,所有经手的企业都是“试验田”,就像药品推出必先经过临床一样,我的书也是经过“临床”的。我有时也把自己的书看作读后感,是对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解读。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做到位。 记者:其实,苏东坡对老子的话也作过解读,他说:“始知真放在精微。”艺术家把这句话看作金科玉律,“精细”是前提,“真放”是目的。 汪中求:我同意这个观点,就像学生练字要用描红本一样,没有那样的规范训练是写不好字的。 记者:但描红不是最终目的,“真放”出个性风格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我相信汪先生不是那种只拘泥于细节而不谋大局的人。:您如何来评价自己? 汪中求:我成立了“精细化管理研究所”,准备为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一些管理格式化的东西来,这在中国企业发展中是谋大局的举措,我们搞的“格式化”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果搞得成功,企业“跟着我们一起做”,那样就是不一般的影响了。 我曾经是一个勤奋的学生,现在是一个懂管理的商人,将来希望成为一个有造诣的学者。 记者:国学大师陈寅恪是江西九江人,您的同乡,您是想成为他那样的十分纯粹的传统学人? 汪中求:陈寅恪是国学大家,我等不能望其项背。就管理学而言我也不可能成为那种书斋里的学者,必须与企业同呼吸,做一个没有书斋的学者。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上海站 sh.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