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舆情会商室,我们今天的访谈题目是“网络舆论对企业的杀伤力”。欢迎知名网友,网络公关研究专家韩立勇先生。
韩立勇:谢谢主持人的邀请,很荣幸来到舆情会商室,和大家交流网络舆论对企业的影响这一问题。谢谢。
主持人:我们知道,6月13日,伊利股份跌停,全天46万手的成交量和7.6亿元的成交额,均创下伊利股份历史之最。舆论认为此次跌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络上出现的一份署名“伊利原董事长助理张三林”的公开举报信。那么,我想问韩先生,网络舆论对企业的杀伤力有多大,伊利股票震荡这么大,真是是网络舆论造成的吗?
韩立勇:首先说,网络舆论成长到现在,我认为完全可以一夜之间击垮,至少是重创一个巨型企业。像三鹿奶粉公司,就是网络舆论中倒下的企业之一。而此前,同样是奶制品企业的圣元,因为遭受攻击,被分析人士认为,损失了近30亿。但这次伊利事件,网络舆论未必有这么大的功能,因为贴文中针对的,主要是公司高层领导侵吞资产事件。加之举报人实名举报,而且这个张三林确实曾为伊利公司高层员工,所以看上去更像一场江湖内斗。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无论举报人是真是假,举报内容是真是假,伊利公司的企业信誉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因为到目前为止,伊利公司并没有具体回应举报贴文中的问题,比如伊利公司的股东是否有红利?
主持人:嗯,好的。这些年来,深陷网络舆论危机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大型集团企业,尤其频繁,这是为什么?
韩立勇:我觉得首先要感谢市场经济,这些大型集团企业在市场中的嗅觉越来越灵敏了,他们很多人士都已经意识到,网络舆论的制作成本低,但最具传播威力。所以,我们总有一些感觉,就是大型企业会通过网络控制舆论,攻击对手,以达到自己的竞争目的。另外,就是大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社会形象,在民间的口碑还有待塑造。尤其是这些企业很民生关系很大的时候,很容易获得公众高密度的关注,说到底,这是这些企业商业信誉的问题。这个现实的问题解决不好,一有风吹草动,大型企业就会深陷网络舆论的海洋中。
主持人:那么,您怎么看伊利公司的回应,这些回应能够挽回他们的声誉吗?另外伊利公司的哪些公关手段,刺激了网民的信任度?
韩立勇:第一就是删帖,当然这个行为本身不能确定是伊利公司所为。不过从伊利公司的立场考虑,既然伊利公司在声明中,说对方是造谣,完全可以将这些谣言作为证据。因为这个帖子已经是一种不可控的状态,第一是删不完,第二是无效果,因为事件本身已经取得了大众传播效果。
第二,贴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公司高层的行为,这时候,伊利公司高层并未就此事发表任何意见,相反,伊利公司发表的声明,没有针对任何举报中的具体问题,倒是不停的缅怀伊利公司光辉的壮大史,这种声明,更适合公司开年会的时候,对内激发士气,而不适合在风口浪尖,为自己辩诬。如果确为谣言,公司高层完全可以站出来,说清楚自己经济来源的合理性。
第三,伊利公司接受采访的人员质疑董事长助理这个职位压根不存在,是大错特错。这个职位已经不重要,重要的张三林这个人是否曾为伊利高层,张三林是否确有举报?伊利公司和他的老员工张三林现在是一种什么关系。只有如此,才能打开网友对伊利公司的种种疑云。从目前的报道看,张三林并未就此事澄清,是否是自己的写的贴文。